水晶承“红色” 豪情在心间

来源:炉霍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【字号: 】 浏览

       泸定桥又名“铁索桥”,建成于1706年。桥头立有御碑,康熙御笔题写"泸定桥",是自清以来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。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,桥长103米,宽3米,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,9根作底链,上铺木板,以做通行,4根分两侧作扶手,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,全桥铁件重40余吨。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     1935年,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"飞夺泸定桥",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。公司使用老北京传统“内画鼻烟壶”反向内画艺术,运用唐卡绘画手法,将其手绘于佛家七宝之一的“水晶”之内,创作出《泸定风采水晶瓶》。

       “泸定风采”水晶瓶重6.05kg,高36cm,宽13.8cm,厚8.8cm。以水晶铸造成双龙贯耳瓶的样式,呈正反两面。正面绘制泸定桥近景,写实描绘在郁郁葱葱的景色掩映之下,泸定桥的险峻和铁链造桥的构造特点;反面面绘制毛主席肖像及其顿挫分明、刚劲有力的毛笔手书《七律·长征》: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”其中“大渡桥横铁索寒”指的就是红军“飞夺泸定桥”。这首诗道尽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,却更多地展现了工农红军对于取得最后胜利的豪情和决心。



      “泸定风采”水晶瓶承载永留史册的“红色文化”,以水晶唐卡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彰显革命文化的感召力。